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,平日里被吹上天,在应急情况下,通通不够使了。
首先是大数据没想象的那么精准,很多回答里说的莫名其妙就变黄的。框定了一个范围后,会有错选的,会有漏网之鱼。为了保守安全,把框定范围扩大,那么错选的就更多了。范围太大,检测力量没办法应对,群众扎堆排队检测,真有一两个阳性的,博彩游戏问答还扩大了传播。看起来保守的选择带来了更多风险。
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回到原始的人工。医务人员手工完成大批量的检测才是最重要。如果一个城市自身医疗力量不够,要召集其他城市的支援,需要时间。医疗资源歪再充足,像广州,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搞全员检测,需要先集中力量在风险大的区域。
对于重点人群,重点区域之外的,你都不让我检测,又把我变黄码,算什么意思?意思是让你不要外出。减少传播风险。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有些人要“保住这份工”,有些人害怕自己真的得了新冠,有些人店里放着鲜果过两天全烂了,有些人家里老人要看病小孩要看管……焦虑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,会越来越扩大矛盾。即使个个像佛一样平心静气,也要吃喝拉撒。封锁或禁止外出后怎么保证基本生活,都是大问题。
靠现有基层社区的管理能力肯定应对不了,要调动群众的互帮互助,互相监督。好的物业公司的作用就很明显了,但老小区,或者比较差的物业只能干瞪眼。
总的看下来,设置黄码是最容易的一环。更重要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回到人工。如果高估了自己能力,设置的黄码太多,就容易引起混乱。相信混乱总会过去,但也应吸取教训。不要眼睛总在天上,要盯着地下。
原文标题:如何看待南京地区苏康码大面积变黄
|